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
首页>人才工作>经验交流>更加注重柔性引才用才
更加注重柔性引才用才
2018-05-31
作者:任采文

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,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,推进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思想。如何实现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,是当前人才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人才开发趋势,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积极探索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的有效路径。

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,人才、资本、信息、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,创新资源得以全球整合。以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,不仅带来技术的变革,还将不断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、交易方式、组织形态和竞争格局,为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整合、创新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合理使用,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、创造更多的机会。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• 里夫金在《第三次工业革命》一书中提出,“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习惯于对创造力、知识、专业技能,甚至产品和服务的开放性共享,以促进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”。在人才创新全球共享时代,人才的获取、使用和占有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,智力流动将是创新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式,人才环流成为人才流动的主要趋势。一个国家、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将不再完全取决于拥有多少创新人才,而是取决于掌握多少创新资源、人才资源,并在多大范围、多大程度上运用并配置这些资源。可以说,柔性引才、智力引进、以项目整合创新人才资源,将逐步成为打造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。

2014 年6 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“中国将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,不唯地域引进人才,不求所有开发人才,不拘一格用好人才。我们将积极营造尊重、关心、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,充分信任、放手使用引进的外国人才,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,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。”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柔性引进人才、柔性开发人才、柔性使用人才的重要思想,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到人才工作中去,更加注重柔性引才用才,加快推进人才强国建设。

要突出柔性引才,不拘形式广纳天下英才。引进海外人才,不管东南西北,不管是来自哪一个国家,只要为我所用,就要敞开大门、积极吸引。在引才方式上,既可以长期聘用,也可以短期合作;既可以扎根落户,也可以常来常往;既可以固定服务,也可以兼职服务。比如:一流创新国家瑞士为保证本国人员能优先就业,对企业招聘普通外国人实行了种种限制,但对科研人员却开放绿灯。企业可以不必考虑科研人才的国籍以及是否在瑞士定居等,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聘用,如确有必要还主动给他们办理定居手续。吸引人才,不仅要靠一流的待遇,更要打造一流的事业平台。两位美国学者约翰• 吉普森和戴维• 麦克肯兹在为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称,吸引人才主要有三个条件,首先是有没有更好的从事科研和发展的机会;其次是能否有与这一领域的世界级领先者共事的机会;最后才是对家庭和收入的考虑。而英国《自然》杂志去年刊登的一项调查也表明,财富并不意味着一切:科学家寻求资金和晋升机会时,也很看重科研体系是否灵活、有活力和竞争力。在未来吸引人才的竞争中,为人才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,量身定做事业发展平台,提供高效便利的个性化服务,营造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,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引才手段。

要注重柔性管才,不求所有开发各类人才。亚里士多德在《形而上学》开篇中提出,人才的成长应具备三个条件:一是“惊异”,二是“闲暇”,三是“自由”。如果说“惊异”是人才个体的自身素质,那“闲暇”和“自由”则需要社会来供给。而供给的好坏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优劣。

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强的人才大国,主要靠两条:一是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,全世界最有实力的人才中介公司及猎头公司近80% 集中在美国;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。在美国200 年的历史中,颁发近500 万项专利。人才在这里可以自由选择发挥作用的岗位,创造的价值可以及时得到社会承认和保护。正因为有如此自由宽松的人才创新环境,现在全世界70%的高端人才为其所用,其中50%居住在美国,20%在其他国家。我国要建设世界人才强国,必须加快转变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管理模式,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,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,由“单位人”向“社会人”转变。要克服人才单位所有、部门所有的思维定势,防止人才管理上的官本位、行政化倾向,破除人才流动上的户籍、档案、社保关系等体制机制障碍,为人才自由流动、自主创新、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、工作环境、生活环境。对于急需紧缺的人才,要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;不求所在,但求所想;不求时间长短,但求开花结果。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及时给予表彰奖励,让人才“来得了、待得住、用得好、流得动”。要遵循人才开发规律,更好地发挥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,使人才的专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,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、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。

要坚持柔性用才,不拘一格发挥人才作用。所谓“不拘一格”就是要不唯学历、不唯职称、不唯资历、不唯身份选拔人才;不唯论文、不唯年龄、不唯票数评价人才;不论国籍、不论地域、不论所有制、不论台阶使用人才。只有不拘一格使用人才,人才才会“近悦远来”,越聚越多。清朝学者魏源说“人才者,求之者愈出,置之则愈匮。”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,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。人才资源只有开发使用,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人才资本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保值升值。国外人才开发理论也有一个“用进废退”原理,它包括两层含义:第一是指人的才能只有使用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提高;第二是指人的才能如果闲置不用则就会逐渐退化。柔性用才必须坚持以用为本,不拘一格,用人所长,人岗相适,促使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。华为公司之所以能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,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人才使用上不拘一格。华为在瑞典的研发中心,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 岁,70%是外国人,充分体现一流业绩一流待遇,靠薪酬结构吸引了同行业许多优秀人才,甚至连爱立信的副总裁都在为华为“打工”。在经济全球化、社会多元化、信息网络化时代,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、一个企业都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使用人才资源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当今世界聚才、用才,应该包括国际国内两方面的人才,也就是要‘择天下英才而用之’。一个国家、一个地方,没有这样的眼光,没有这样的胸怀,是很难快速的发展起来的。”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人才工作者都应该树立这样的眼光,具备这样的胸怀,不拘一格用人才,努力形成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的人才工作大格局。

(本文刊于2016年第2期《中国人才》杂志)